瘋狂的高利貸,怎一聲嘆息了得
發布: 2012-05-31 12:07:57 作者: 肖時候 來源: 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個大家不愿看到的結局,也是注定會無可避免發生的泡沫破裂,江蘇泗洪縣高利貸市場在瘋狂表演之后崩盤,全民放貸變為全民討債,人心惶惶中,將上線活埋灌辣椒水討錢的極端事件也因此出現。誰來收場,如何收場,必將是很糾結的問題。(《新京報 》8月1日)
瘋狂的高利貸亂象,或可歸結于銀根緊縮下的中小企業融資難所肇始,或可抱怨政府部門的監管不力所縱容,也可以反思鄉鎮基層的金融信貸體系不發達以及房地產企業的瘋狂吸金所致。但這場風暴的策動與生成,自有其內在強大驅動力,遠不是外界幾個誘因所能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看一看傳銷的屢打不絕,看一看地下六合彩的生生不息,它們身上的頑強與頑固,不可理喻的瘋狂與混亂,與高利貸的粗野是何等相似。受此波及與侵害的人群,對此深信與深陷的人群,基本上是生活在底層的民眾,將自己的血汗錢與身家性命,通過認識與不認識的上線或莊家,傾情忘情投入而不顧灰飛煙滅血本無歸的后果。所來為何,圖的是什么?當然是那種一本萬利的回報。這種賭博式的行為中,寄托著一夜暴富暴發的幻想,體現的是不勞而獲的思維。
為什么要如此孤注一擲,為什么不愿通過正常勞動來生財,卻憧憬著以錢生錢的黃粱美夢?不能不說,這個社會能提供的勤勞致富途徑已比較艱難,靠勞動成功的光環也不再耀眼,難以激起效仿的動力,官商結合發大財的門道又不是普通民眾所能摸得著的,相反,買六合彩、傳銷、放高利貸產生的“致富”奇跡,常令人瞠目結舌,不時以活生生的例子一傳十十傳百地刺激著暴富的神經血脈賁張,成了一些人眼中撬動機會之門的杠桿與掘金的利器,受此蠱惑與誘惑,大家只盯著成功的金字塔頂而不愿正視那些被陪葬的底部,都以僥幸心理幻想著自己能站上那個塔頂。面對因高利貸而生的豪車招搖過市,“誰不放爪子誰就是愣子”就不難理解了,以致公務員不惜從銀行貸款再拿去放貸。熙熙攘攘皆為利往的狂潮裹挾之下,誰能心平氣和無動于衷?巨浪洪水過后,只有滿目瘡痍與哭爹喊娘的慘痛。
怪民眾對風險的無知與貪婪?固然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但不能不說整個社會的浮躁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一個投機的時代,怎樣來得快就怎樣搞,什么來得快就搞什么,投機得可以出賣一切,投機得只剩下無恥與猖狂。看一看那些地方政府為了GDP的立竿見影不惜代價全民招商,只圖拉幾個項目或搞幾個漂亮口號來粉飾政績而不愿實干苦干;看一看那些為投機取巧而橫行江湖的“瘦肉精”、膨大劑、三聚氰胺等各種食品添加劑,看一看產業資本熱衷于炒股炒地皮來增厚業績,就能明白,投機的覆巢之下,豈有底層民眾的完卵?他們又何以能獨善其身?泗洪高利貸亂象與危局不是一個孤例,此前在溫州、福州都瘋狂過,放貸為了投機,借的同樣如此,為炒房、造房而瘋狂。
“應該看到泗洪85%以上的民間借貸是正常的,并且他們為泗洪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房地產市場做出了貢獻。”這就是泗洪縣有關官員的表態,為了土地財政,為了表面繁榮,對高利貸想說約束不容易。要終結高利貸亂象,僅從金融規范自身的審視還不夠,還要靠整個社會心態的冷靜與理性,首先要從政府部門的崇本務實開始,徹底祛除浮躁投機的政風官風,腳踏實地帶領群眾組織群眾尋致富創富之路,寧可發展慢一點,也不要急進冒進搞亂環境搞亂人心。讓鉆營與投機沒有市場,掀不起風浪,高利貸之類的魔瓶也就難以開啟。
直銷網編輯評述:最近不斷有類似消息爆出,從包頭金利斌到江蘇泗洪全民“放爪”到崩盤“殘局難了現全民追債”,從洛陽盛歸來投資擔保非法集資4億元到廈門融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37億的黑洞,還有浙江東陽的“吳英案”,等等一系列的事件給民間投資帶來的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社會信任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里直銷網編輯希望給大家提個醒:投資有風險,理性可避免。投資圖回報,高息本易蝕。